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
400-635-0567
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
公司地址:
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[可寄樣]
投訴建議:
010-82491398
報告問題解答:
010-8646-0567
檢測領域:
成分分析,配方還原,食品檢測,藥品檢測,化妝品檢測,環境檢測,性能檢測,耐熱性檢測,安全性能檢測,水質檢測,氣體檢測,工業問題診斷,未知成分分析,塑料檢測,橡膠檢測,金屬元素檢測,礦石檢測,有毒有害檢測,土壤檢測,msds報告編寫等。
發布時間:2025-04-28
關鍵詞:武夷巖茶檢測周期,武夷巖茶項檢測報價,武夷巖茶檢測標準
瀏覽次數:
來源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
因業務調整,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,望見諒。
武夷巖茶質量評價體系包含以下核心檢測維度:
感官品質:外形條索緊結度、色澤潤度;香氣類型(花香/果香/火功香)及持久性;湯色明亮度與穩定性;滋味醇厚度與回甘特征;葉底柔韌性及均勻度
理化指標:水分含量(≤7.0%)、總灰分(≤6.5%)、水浸出物(≥32%)、游離氨基酸總量等基礎參數
污染物限量:鉛(≤5.0mg/kg)、砷(≤2.0mg/kg)、鎘(≤1.0mg/kg)等重金屬指標;黃曲霉毒素B1(≤5.0μg/kg)生物毒素控制
農藥殘留:涵蓋有機磷類(敵敵畏/毒死蜱)、擬除蟲菊酯類(氯氰菊酯/溴氰菊酯)等56項農殘指標篩查
檢測對象覆蓋武夷巖茶全品類及流通環節:
品類細分:大紅袍、水仙、肉桂、名樅(鐵羅漢/白雞冠/水金龜/半天腰)、奇種五大類成品茶
形態分類:散裝原料茶、定量包裝產品(50g-500g規格)、禮品組合裝等不同包裝形式
流通階段:初制毛茶(含水率10-15%)、精制成品茶(含水率≤7%)、倉儲陳茶(3年以上)的質量跟蹤監測
特殊樣本:有機認證產品需增加生物源農藥代謝物專項檢測
標準化檢測流程依據下列技術規范執行:
感官審評法:按GB/T 23776-2018《茶葉感官審評方法》,由5名持證評茶師獨立完成外形/湯色/香氣/滋味/葉底五因子加權評分
水分測定法:采用GB 5009.3-2016《食品中水分的測定》第一法直接干燥法,105℃恒重至±0.001g精度
重金屬檢測法:鉛/鎘采用GB 5009.12-2017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;砷執行GB 5009.11-2014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
農殘篩查法:依據GB 23200.113-2018《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》,使用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儀完成多組分同步分析
微生物檢驗法:沙門氏菌按GB 4789.4-2016進行選擇性增菌培養與生化鑒定;霉菌計數執行GB 4789.15-2016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法
實驗室需配置以下正規設備保障檢測準確性:
電子分析天平:梅特勒ME204E型萬分之一天平(量程220g/d=0.0001g)用于精密稱量
紫外分光光度計:島津UV-2600i雙光束系統完成茶多酚/咖啡堿等成分定量分析
原子吸收光譜儀:珀金埃爾默PinAAcle 900T配置橫向加熱石墨爐,檢出限達0.01μg/kg級重金屬檢測能力
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儀:安捷倫6470系統實現農殘化合物二級質譜確證分析
微生物培養系統:BINDER KB115恒溫恒濕培養箱(溫度精度±0.1℃)滿足菌落培養需求
智能感官分析儀:Alpha MOS ASTREE電子舌系統輔助滋味特征數字化解析
1、咨詢:提品資料(說明書、規格書等)
2、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
3、填寫檢測申請表(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)
4、按要求寄送樣品(部分可上門取樣/檢測)
5、收到樣品,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
6、檢測出相關數據,編寫報告草件,確認信息是否無誤
7、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
8、寄送報告原件